13510477106

许小姐:135-1047-7106(微信同号)

潘先生:135-5496-1663(微信同号)

“有限责任公司”与“合伙企业”的纳税差异

  • 2019年12月31日
  • 阅读:160
  • 城市:深圳
  • 类别:政策法规
  • 作者:中博企业—田田

“有限责任公司”与“合伙企业”的纳税差异

      首先,我们需要知道不同公司类型适用的纳税税率是不一样的,公司注册类型那么多,究竟最适合你的是哪一类你知道吗?今天就常见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企业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。

业务案例

      张总与李总投资设立了智慧培训公司,张总占股51%,李总占股49%。注册时企业类型选定为有限责任公司,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200万元,2019年张总与李总计划将实现的盈利部分进行分配,如何纳税?

政策依据

      根据《企业所得税法》第一条规定: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,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(以下统称企业)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,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。个人独资企业、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。虚晃了了一下,以下政策才是重点。

      根据《个人所得税法》第三条第(三)款规定: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,财产租赁所得,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,适用比例税率,税率为20%。

     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《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》的通知(财税〔2000〕91号)第四条规定:

     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(以下简称企业)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、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,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,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“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”应税项目,适用5%~35%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,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。

      根据《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》(财税[2008]159号)第二条、第三条规定:

      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。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,缴纳个人所得税;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,缴纳企业所得税。

      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“先分后税”的原则。

节税解析

 案例正解

       通过对以上案例及政策的分析,有限责任公司在实现利润后要缴纳企业所得税,股东对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净利息进行股息、红利分配时,还得缴纳股息、红利所得的个人所得税。

       即:

       智慧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=200*25%=50万元;

       智慧公司税后净利=200-50=150万元;

       税后净利进行分配应纳个人所得税=150*20%=30万元;

       张总和李总合计纳税80万元,税后收益120万元。

举一反三

      假设张总与李总注册的公司类型不是有限责任公司,而是合伙企业,那么,纳税有何区别呢?

通过对以上政策的分析,对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,其本身不纳税,仅对经营所得,也就是投资者分得的利润征收个人所得税。

      即:

      张总应纳个人所得税=200*51%*35%-6.55=29.15万元

      李总应纳个人所得税=200*49%*35%-6.55=27.75万元

      张总和李总合计纳税56.9万元,税收后收益143.1万元

      通过对以上两种不同企业类型、税率差异、纳税形式的分析,我们不难发现,有限责任公司是按企业纳税,而合伙企业是按自然人个人纳税,合伙企业适用5%~35%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,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。

      也就是说,当合伙企业的“合伙人”增加的时候,每个投资者分得的所得越少,适用的税率也就越低,增加合伙人(如:增加妻子、子女为合伙人)就等于降低税负。




下一篇:有了公司名称,有了营业执照,为什么还要注册商标?

有疑问,立即向中博提问吧

提问

最新文章

热门问答

查看更多

扫码关注公众号

7×24小时客服热线

咨询热线:0755-83649103

许小姐:13510477106(微信同号)

Q    Q:28869006

潘先生:13554961663(微信同号)

Q    Q:68086830

总部地址:

深圳市南山区科慧路1号沛鸿大厦A2栋509B
Copyright ©2016-2020 深圳中博企业登记代理有限公司